創新是發展的動力,也是北京的優勢。2015年11月召開的中共北京市委十一屆八次全會提出了要把北京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為深入分析創新中心形成的內在規律,本章首先對全球創新中心的概念進行了界定,在梳理和總結國際現有的創新評價體系的基礎上,構建了由知識創造、產業創新和經濟貢獻為主要框架的全球創新中心評價體系,形成了具備可比性的全球創新中心評價指數,研究比較了北京和中關村與世界其他創新中心的發展水平。研究結論表明,北京在知識創造水平與影響力方面已經處于全球領先地位,產業創新水平也排在全球創新中心的前十名,在全球創新中心建設和發展中具備良好的潛力與條件。北京在全球創新網絡中,將承擔起引領技術創新和社會創新發展的使命,進一步提升其作為亞洲創新中心的地位,與美國、歐洲創新中心建立更密切的聯系與互動,帶動區域發展。在國內,北京需要發揮其作為一級創新中心,在技術創新和社會創新方面的引領作用,同時結合周邊區域和二級創新中心發展,帶動文化創新和設計創新發展,并積極推進中關村作為試點政策創新區域的發展。
全文 >本章結合經濟全球化已進入創新全球化大背景,梳理了北京國際科技開放合作面臨的重要機遇。在分析國際科技開放合作新趨勢及以色列、美國、韓國等典型區域做法的基礎上,提出了新時期北京科技開放合作需要融入全球創新競合的時代需求、實踐創新驅動發展的國家期望、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方向等三個方面的戰略訴求,明確了北京市科技開放合作的總體目標與重點方向。并從完善國際科技合作相關法規與政策、繪制重點領域創新地圖、加大科技合作人才培養和引進、加強平臺建設等方面提出了相關政策建議。
全文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創新擺在了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科技創新。作為我國最具實力的科技園區,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簡稱“中關村示范區”)承載著先行探索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的重大使命。近年來,中關村示范區深入推進國際化發展戰略,著力提升鏈接全球創新網絡能力,科技創新高地的輻射帶動效應顯著發揮,國際影響力持續提升。本章梳理分析了中關村示范區國際化發展的現狀、特點、發展趨勢,歸納總結了中關村示范區國際化發展環境建設的探索和實踐,分析了國際化發展中面臨的新國際貿易格局、企業國際化發展動力、人才基礎和服務體系等挑戰,并從加快聚集國際化高端資源、推動產生前沿性國際化創新成果、支持企業拓展國際市場、搭建平臺實現國際化布局等角度提出了政策建議,從而為更好地促進中關村示范區國際化發展提供決策參考。
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