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品牌學者凱文·凱勒提出,對城市而言,富有個性和積極意義的城市品牌和產品品牌一樣重要,能夠讓市民和外界更好的產生積極聯想并形成獨特且有價值的精神財富。
資料圖,來源:巴塞爾大區招商創新局Basel Area Business & Innovation
?
城市創新品牌是城市綜合競爭力的體現,對于提升城市地位、推動經濟發展、促進社會進步具有重要意義。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城市之間的競爭愈發激烈,城市創新品牌的建設和發展將越來越受到重視。
創新是城市發展的第一動力。在激烈的科技和產業競爭中,無數優秀的城市已經或正在證明,良好的城市創新品牌能夠推動城市經濟從傳統產業向高科技、高附加值產業轉型,促進經濟結構的優化升級;提高城市的國際知名度,吸引外來投資、企業和人才,促進城市經濟和社會的多元化發展;有助于形成一種鼓勵創新、容忍失敗的文化氛圍,激發市民和企業的創新潛能;通過引入新技術和新理念,能夠解決城市發展中的各種問題,如交通擁堵、環境污染、資源短缺等,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質量;同時也是城市對外展示自身特色和實力的窗口,有助于塑造積極的國際形象,增強城市在全球的影響力;城市創新品牌通常與可持續發展目標相結合,推動城市在環境保護、節能減排、社會責任等方面取得實質性進展。
著名市場營銷學者菲利普·科特勒曾指出說,塑造城市品牌,關鍵在于整合、策劃、運用城市各方面資源,從而吸納更多社會資源,促使城市的良性發展。產業園區是特定產業在地理空間上的聚集區,是現代城市吸引、集聚人才、資本、產業、技術等資源的關鍵載體,是推動產業集群發展、空間高效利用、科技創新外溢的重要平臺。從世界各國發展的經驗來看,推動城市創新品牌建設,都需要產業園區在資源整合、技術創新、產業升級、國際合作和政策支持等方面發揮關鍵作用。
產業園區作為創新資源的集中地,聚集大量研發機構、高科技企業和創新人才,成為城市創新活動的核心區域。作為技術進步的推動者,通過與高校、研究機構合作,加速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新技術的商業化應用。作為產業升級的引領者,引入和培育新興產業,推動城市產業結構的優化和升級。作為國際合作的平臺,成為城市與國際市場、資本和技術交流的橋梁,促進國際合作和知識共享。作為政策創新的試驗場,成為政府進行體制機制創新和改革的試驗場。通過產業園區集成功能的發揮和釋放,促進了城市創新品牌的建設和形象強化,展示了城市創新的獨特性和差異性,也有效的提升了城市創新品牌的辨識度。
我們把目光投向世界領先的生命科學園區——瑞士巴塞爾大區(Basel Area),一起探索生命科學園區為城市創新品牌的塑造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和創新活力的答案。
巴塞爾大區資料圖,來源:Life Sciences Cluster Basel
?
巴塞爾大區位于瑞士西北部,是一個享譽全球的生命科學和創新領域的重要基地。該區域以巴塞爾為核心,擁有超過700家生命科學相關企業,以及超過3萬名生命科學領域的專業人才,聚焦生物技術、醫療技術、數字健康與數字科技等領域,是瑞士重要的生命科學基地及化工醫藥工業中心,也是全球生命科學和精密制造的中心之一。
近年來,巴塞爾大區通過培育創新生態體系、匯聚和塑造專業人才、深化國際合作、精心塑造園區形象、以及提升生態環境與生活質量,積極鞏固品牌基石、激發品牌活力、構建品牌網絡、營造品牌環境、塑造品牌形象,成功地推動了其城市創新品牌的建設,成為全球生命科學產業的領軍者。
一、鞏固品牌基石——培育與完善創新生態體系
巴塞爾大區創新生態體系的培育是城市創新品牌建設的基石。
一是學術機構的引領。巴塞爾大區的高等教育機構,如巴塞爾大學(瑞士歷史最悠久的大學),巴塞爾大學的Biozentrum、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生物系統科學與工程系以及弗雷德里希·米歇爾研究所都坐落于此,為生命科學領域提供了先進的研究平臺和人才培養的搖籃,確保了創新思維和專業人才的持續涌現。
巴塞爾大學主樓,來源:University of Basel
二是企業集群的協同效應。該地區聚集了包括諾華(Novartis)、羅氏(Roche)等在內的多家世界知名制藥公司,這些企業的集聚不僅促進了知識共享和技術創新,也提升了巴塞爾在全球生命科學產業中的競爭力。
諾華展館,來源:諾華公司,S.Thuering
羅氏塔,來源:Mark Niedermann
?
三是政府的政策與資金支持。通過國家科學基金會(SNSF)等機構,為生命科學的基礎和應用研究提供了充足的資金支持。鼓勵創新激勵政策的實施,通過稅收優惠、知識產權保護等政策,鼓勵企業和研究機構增加研發投入,推動產業創新。瑞士政府通過Base Launch等戰略計劃,為生命科學產業的繁榮提供了堅實的政策支撐和資金支持。Base
Launch在2017年啟動時,就獲得了瑞士政府高達1億瑞士法郎的資金承諾。
來源:畢馬威2020
?
四是風險投資的催化作用。2019年瑞士生物技術領域的風險投資額達到了34億瑞士法郎,巴塞爾大區成熟的風險投資環境為新興企業和研發項目注入了活力,加速了創新成果向商業應用的轉化。
?
五是科研成果的商業化橋梁。技術和創新委員會(CTI)在巴塞爾大區成功轉化了多項科研成果,例如,CTI支持的項目在2019年為瑞士經濟貢獻了超過10億瑞士法郎的增加值,這一數據體現了CTI在科研成果商業化方面的重要作用。
?
二、激發品牌活力——集聚專業多元的人才資源
巴塞爾大區專業多元的人才資源是城市創新品牌的活力源泉。
資料來源:瑞士巴塞爾大區BaselArea
?
首先是全球人才吸引戰略。巴塞爾大區的國際化氛圍吸引了超過3萬名生命科學領域的專業人才,構建了一個多元化的人才網絡。
其次是教育與專業培訓。與頂尖學術機構的緊密合作,為生命科學產業量身定制了教育和培訓項目,確保了人才的專業性和創新潛力。
再次是人才激勵與留存機制。通過提供競爭力的薪酬體系、職業發展路徑和優質的生活條件,巴塞爾大區成功地吸引了并留住了高端人才。
最后是跨學科交流與合作。鼓勵來自不同學科的人才進行深入交流與合作,激發了跨學科的創新火花,拓展了研究的廣度和深度。
?
三、構建品牌網絡——深化開放性合作
巴塞爾大區的開放性與國際合作是城市創新品牌建設的關鍵因素。
一方面拓展國際合作網絡,通過參與國際會議、展覽和項目合作,巴塞爾大區建立了廣泛的國際合作網絡,提升了其全球的品牌影響力。
另一方面積極參與多邊合作,與歐盟等國際組織的合作為巴塞爾大區帶來了資金、技術和市場機遇,鞏固了其在全球生命科學產業的領導地位,例如,巴塞爾大區積極參與歐盟的研究框架計劃,2014至2020年間,瑞士企業和大學在歐盟的第7研究框架計劃內獲得了1.724億瑞士法郎的資助,這一數據體現了巴塞爾大區在多邊合作方面的積極參與和成果。
巴塞爾大區是瑞士第一大基因治療研究國際合作中心,來源:Gene therapy
papers from 2013 to 2023 by CIEB University of
Basel
?
同時吸引國際企業的投資,巴塞爾大區成功吸引了多家國際企業在此設立研發中心,全世界前三大制藥公司中有兩家都將其全球總部設在巴塞爾——羅氏制藥(Novartis)和諾華制藥(Roche),許多其它國際公司也在這里設立核心業務部門,美國雅培(Abbott)、拜耳(Bayer和Bio-Rad)。這不僅引入了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知識,也增強了其國際競爭力。
資料圖,來源:瑞士巴塞爾大區BaselArea
?
四、 營造品牌環境——持續提升生態與生活質量
巴塞爾大區的生態環境和生活質量是其城市創新品牌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資料圖,來源:瑞士巴塞爾大區BaselArea
包括對于綠色發展的重視,巴塞爾大區注重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優質的生態環境,吸引了對生活質量有高要求的人才和企業。
對于豐富的文化生活的追求,通過博物館、劇院和節日等文化活動和設施,巴塞爾大區提升了其文化吸引力,增強了城市創新品牌的軟實力。
對于生活質量的保障,通過提供優質的教育、醫療和交通服務,巴塞爾大區確保了居民和工作者的生活質量,提升了城市的吸引力。
?
五、 塑造品牌形象——注重形象傳播與市場拓展
巴塞爾大區在品牌塑造和市場拓展方面的策略如下。
資料圖,來源:瑞士巴塞爾大區BaselArea
清晰的品牌定位,巴塞爾大區明確了自己作為全球生命科學創新中心的形象,凸顯了其在生物技術、醫療技術和數字健康等領域的先鋒地位。
有效的市場推廣,通過參與國際大會、發布白皮書和展示成功案例等手段,巴塞爾大區提升了其在全球的知名度,例如,每年在此舉辦的巴塞爾生命科學周吸引了全球數千名專業人士參與,這不僅提升了巴塞爾的國際知名度,也加強了其作為生命科學中心的地位。
媒體關系的積極構建,與國際媒體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通過新聞報道和專題報道,傳播巴塞爾大區的創新故事和成就。
公共關系的精心維護,通過與政府、學術界和產業界的緊密合作,塑造了巴塞爾大區開放、合作和創新的品牌形象。
在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大潮中,中國的高科技產業園區承載著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的重要使命。巴塞爾生命科學產業園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啟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合作是實現共贏的關鍵途徑。我們應以科技創新為核心,以開放合作為橋梁,以人才集聚為支撐,以生態環境和生活質量為保障,以品牌形象為引領,不斷探索和實踐,匯聚一批創新的、可持續發展的國際園區品牌,努力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高地。
?
作者: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品牌總監陳瑾
?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屬作者和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所有。欲轉載文章,請您聯絡cistds@cistds.org.cn,申請轉載授權。轉載時請注明"來源: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原創之路不易,請自覺遵守我們的轉載要求,尊重作者及原創版權,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感謝您的支持與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