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21年5月20日,《中國教育報》頭版刊發《我國勞動年齡人口降至8.8億——提升人力資本 教育如何作為》一文,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院長關成華教授受邀從人口普查數據變化新趨勢解讀教育發展。
最新公布的第七次人口普查主要數據顯示,目前我國人口年齡構成中,0—14歲人口為25338萬人,占17.95%;15—59歲人口為89438萬人,占63.35%;60歲及以上人口為26402萬人,占18.70%。與2010年相比,0—14歲、15—59歲、60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分別上升1.35個百分點、下降6.79個百分點、上升5.44個百分點。我國少兒人口比重回升,生育政策調整取得了積極成效。同時,人口老齡化程度進一步加深,未來一段時期將持續面臨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壓力。
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勞動年齡人口已降至8.8億。與此同時,0—14歲的青少年人口增加緩慢,而60歲以上的老齡人口增加迅速。
關成華教授提出,我國改革開放40多年取得的巨大成就,教育發揮了重要作用。而面向未來,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深和勞動力人口規模的不斷縮小,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必須將提高人力資本作為內生動力。
關成華教授認為,人力資本提升一靠教育,二靠提高人的健康水平。教育必須進一步提質增量均衡,才能在人力資本的培育和提升中發揮更大作用。
關成華教授建議,一是要提供多樣化的教育選擇。在終身學習背景下,不同年齡階段、不同家庭條件、不同成長經歷的人群,對教育需求是多種多樣的,民辦、公辦、企業大學、老年大學等,教育百花齊放才能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二是要多元主體協調。多樣化教育的提供,既有政府、公益機構、智庫等主體,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力量是企業。多元主體要平等協商求共識,教育發展才更有活力。
三是要推動高校多中心治理,激發創新活力。高等教育要探索以院系為中心,給院系充分的辦學自主權,把權力和資源合理下放給院系、教授,以激發高校、科學家創新創造活力和動力,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本文刊載于2021年5月20日《中國教育報》頭版。
編輯:陳瑾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屬作者和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布或發表。欲轉載文章,請聯絡cistds@cistds.org.cn。已經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請自覺遵守我們的轉載要求,尊重作者及原創版權,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如發現有未經允許或不合要求的轉載,我們將立即舉報,并要求您刪除文章。原創之路不易,感謝您的支持與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