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8日-8月15日
【互聯網】
美國國土安全部成立國家風險管理中心,保護關鍵基礎設施
近日,在紐約舉辦的首屆網絡安全峰會上,美國國土安全部(DHS)部長克爾斯滕·尼爾森宣布成立國家風險管理中心,以幫助銀行和電力公司等關鍵基礎設施組織應對網絡攻擊。該中心旨在幫助關鍵基礎設施企業長期評估持續存在的網絡威脅,致力于打擊入侵和破壞金融、能源以及醫療保健系統的黑客行為,目標是成為幫助私營企業管理自身網絡安全風險的一站式平臺。
原文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OpAAYHM_EuqHFThnOl2RMg?
德勤報告稱美國在5G領域已落后于中國
近日,咨詢公司德勤發布報告稱美國在5G領域落后于中、日等國,并有可能失去潛在的經濟利益。報告表明中國目前支持5G通信的網站數量是美國的10倍。與美國相比,安裝中國5G運輸設備所需的設備也可能便宜約35%。第一批采用下一代無線通信的國家將維持十多年的競爭優勢,政府、行業和運營商應該采取行動,幫助簡化政策和流程,并與生態系統參與者合作,幫助創建有效的投資障礙解決方案。
原文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OpAAYHM_EuqHFThnOl2RMg
【科技財經】
今年全球獨角獸共融資730億美元 即將超越去年全年
數據庫公司Crunchbase的數據顯示,今年全球獨角獸融資規模將有望超越2017年創下的記錄。隨著成長型投資者投入空前數量的資金,平均每輪的融資額也在增長。2018年前七個月,投資者向由私營資本支持、估值達10億美元或以上的公司共注資了730億美元。今年到目前為止,全球共新增65家獨角獸,而2017年共新增82家。與過去幾年一樣,大多數新晉獨角獸來自中國和美國。
原文鏈接:http://tech.ifeng.com/a/20180811/45114290_0.shtml?
工信部和發改委要求2020年信息消費規模提升至6萬億
工信部、發改委近日印發《擴大和升級信息消費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到2020年,信息消費規模達到6萬億元,年均增長11%以上,98%行政村實現光纖通達和4G網絡覆蓋,加快補齊發展短板,釋放網絡提速降費紅利。《計劃》明確了五個主要目標:消費規模顯著增長,覆蓋范圍惠及全民,載體建設穩步推進,產業體系逐步健全,消費環境日趨完善。
原文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DZPATeb6g8SSKC3Dh_pfLQ
截至2018年6月30日,愛奇藝會員規模達6710萬,同比增長75%。愛奇藝二季度內會員服務收入為人民幣25億元,同比增長66%。此外,騰訊視頻今年年初發布的數據顯示其付費會員數已達6259萬。瑞銀證券董事、分析師劉智景表示:“中國互聯網行業的人口紅利消退,但內容付費帶來的機會正在增大。估算到2022年內容付費規模將高達8290億元,而目前為4440億元。”
原文鏈接: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8-08-09/1243703.html
【創新 & 政策】
世界科技創新論壇開幕?20位諾獎得主熱議創新
8月11日,世界科技創新論壇在北京開幕。海內外最具影響力的科學家、企業家、投資家和創客,特別是科技和經濟方面的諾貝爾獎得主圍繞“共享全球智慧,引領未來科技”主題展開探討。世界科技創新論壇將致力于基礎研究和商業的鏈接,希望匯集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科學家、最具產業號召力的企業家和最具影響力的投資人,傾力打造全球創新思想的發源地,創新產業的集聚地,創新投資的新高地。
原文鏈接:http://www.stdaily.com/index/kejixinwen/2018-08/11/content_699265.shtml
國家科技領導小組成立
8月8日消息,國務院將國家科技教育領導小組調整為國家科技領導小組,李克強任組長,劉鶴任副組長。主要職責在于研究、審議國家科技發展戰略、規劃及重大政策;討論、審議國家重大科技任務和重大項目;協調國務院各部門之間及部門與地方之間涉及科技的重大事項。小組辦公室設在科技部,承擔領導小組日常工作,辦公室主任由科技部部長王志剛兼任。
原文鏈接: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8-08/08/content_5312519.htm?
【科技金融】
全國首張區塊鏈電子發票在深圳開出,用微信完成所有流程
8月10日,深圳國貿旋轉餐廳開出了全國首張區塊鏈電子發票,深圳成為全國區塊鏈電子發票試點城市。用戶通過微信支付完成后,可直接在微信客戶端中開具發票并直接放入“卡包”,用戶可以從“卡包”里選擇發票提交報銷系統。騰訊稱,區塊鏈發票的每個環節都可追溯、信息不可篡改、數據不會丟失,結賬后就能通過微信自助申請開票、一鍵報銷,發票信息將實時同步至企業和稅局,并在線上拿到報銷款,報銷狀態實時可查。
原文鏈接:https://cn.technode.com/post/2018-08-10/wechat-blockchain-invoice/?
世行將首次使用區塊鏈技術發行債券
路透社稱,世界銀行已委托澳大利亞聯邦銀行(CBA)安排一次開創性的債券發行,使用區塊鏈進行發行和運營,以簡化融資和交易。這將是世行首次使用區塊鏈技術發行債券。世行與CBA表示,使用區塊鏈技術將有助于簡化融資和交易,并改善監管監督。
原文鏈接:http://www.sohu.com/a/246297651_222256
專家聚焦粵港澳大灣區科技金融創新
8月11日,以“匯聚科技金融新動能·共贏灣區協同新時代”為主題的“2018粵港澳大灣區科技金融創新大會”在深圳舉行。大會由中國科技金融聯盟聯合深圳市龍崗區政府主辦。依托粵港澳大灣區科技金融創新大會、中國科技金融聯盟、深圳產學研合作促進會等多個平臺的產業資源和影響力,將眾多創新項目整理入庫并吸引生命健康領域的知名專家和優質項目集聚龍崗,推動構建全新的“產業+金融+科技+人才”生態體系。
原文鏈接:http://www.stdaily.com/index/kejixinwen/2018-08/11/content_699260.shtml?
【科技前沿】
17.3%!中國科學家刷新有機太陽能電池轉化效率
8月11日,南開大學研究團隊設計和制備的具有高效、寬光譜吸收特性的疊層有機太陽能電池材料和器件,實現了17.3%的光電轉化效率,刷新了目前文獻報道的有機/高分子太陽能電池光電轉化效率的世界最高紀錄。這一成果讓有機太陽能電池距離產業化更近一步。美國東部時間9日下午,相關研究論文在線發表于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科學》上。
原文鏈接:http://www.stdaily.com/index/kejixinwen/2018-08/11/content_699252.shtml?
茅臺鎮發現侏羅紀早期恐龍足跡?距今1.8至1.9億年
貴州茅臺鎮發現中國侏羅紀早期規模最大的蜥腳類恐龍足跡群。從中國地質大學獲悉,8月10日,研究論文發表在國際知名地學期刊《Geoscience Frontier》(地學前緣)上。中美德足跡考察隊的專家學者宣布,他們在貴州省仁懷市茅臺鎮下侏羅統發現了大規模的恐龍足跡群。據悉,該恐龍足跡群為一群蜥腳類恐龍在不同時段留下,是我國侏羅紀早期規模最大的蜥腳類足跡群,該發現對研究中國侏羅紀早期恐龍動物群的分布與演化有著重要意義。
原文鏈接:http://news.sina.com.cn/o/2018-08-10/doc-ihhnunsq6620656.shtml
我國將建世界最大地震工程模擬研究設施
8月9日,天津大學最近獲國家發改委批準立項,將牽頭建設世界上最大的地震工程模擬研究設施,總投資預計超過15億元人民幣。這是繼貴州“中國天眼”、廣東散裂中子源、上海光源等之后的又一國家大科學裝置,也是地震工程領域唯一的一個。該設施建成后,將有利于國家實現從“減少地震災害損失”向“減輕地震災害風險”的轉變,全面提升抵御自然災害的綜合防范能力。
原文鏈接:http://www.chinanews.com/gn/2018/08-10/8595818.shtml
【首都咨詢】
2018世界機器人大會在京舉行
2018世界機器人大會8月15日至19日在北京亦創國際會展中心舉行。論壇匯聚來自全球的300多位業界頂尖專家和企業家,圍繞“國際合作與機遇”“基礎技術與創新”“前沿趨勢與探索”“人工智能與融合”“新興應用與實踐”與“市場前景與投資”六大方面展開高峰對話。大會由論壇、博覽會、大賽、地面無人系統活動四大板塊組成。大會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辦。?
原文鏈接:http://tech.qianlong.com/2018/0509/2562704.shtml?
北京首批站點開通?中國5G進程提速
8月13日,北京聯通正式發布了“5G NEXT”計劃,首批5G站點也同步正式啟動,這標志著5G移動通信網絡開始搭建。計劃到2018年底在京建成300站規模、涵蓋規模組網測試、應用生態孵化、業務體驗宣傳等多場景5G試驗網絡。同時,通過5G規模組網的系統驗證,為5G商用積累建網經驗。目前已與多家企業達成5G業務合作意向,在自動駕駛、大視頻、智慧物流、無人機等領域積極布局5G網絡。
原文鏈接:http://tech.qianlong.com/2018/0814/2759278.shtml
中關村生命科學園加大臨床科研與轉化力度
近日,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中關村生命科學園臨床科研與轉化合作平臺正式啟動。該平臺的啟動,使得中關村生命科學園創新要素配置更加豐富,進一步提升了園區產業服務水平,將為入園單位的臨床試驗需求提供更好的服務。目前,臨床研究已成為中國醫藥產業最大的瓶頸之一。如何完善公共平臺建設,對接豐富的臨床資源,更好地滿足入園單位在臨床科研和轉化階段的需求,成為生命科學園近期工作的重點。
原文鏈接:http://tech.qianlong.com/2018/0809/2751583.shtml?
注:*本文由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特約評論員張橦整理摘編。
編輯:柒七、王楠